加盟热线  400 - 846 - 1998
关于猫窝

咖啡烘焙——一爆降火阶段

发布时间:2014-03-25 13:26:24

成功制造热冲力后,就能借力使力,迅速进入焦糖化与梅拉德反应所需的温度环境――约摄氏170度至⒛5度之间(焦糖的熔点在186度)。巧合的是,一般传统滚筒式烘焙机的一爆温度落在摄氏180度上下10度左右,正好是诸多化学反应的最佳“温室”。
 
炉温升至摄氏160度以上,一爆出现前,豆表会呈现奇丑无比的皱折或黑色斑纹,咖啡细胞里的水分不断蒸发成水气,引起复杂的化学反应。摄氏180度左右,细胞里的糖分开始进行焦糖化褐变反应,氨基酸也与碳水化合物进行美拉德反应,制造大量二氧化碳和水汽。细胞壁承受高于大气压⒛~25倍的庞大压力,二氧化碳终于破壁而出,发出爆裂声,也就是所谓的一爆。约持续1~2分钟,豆子体积增大,密度剧降,失重持续增加,此时炉内咖啡豆立即从之前的吸热状态大逆转为“放热”阶段(Exothermic)。炉温会迅速窜升,这时务必全神贯注豆子与炉温变化,及时降火,让豆子安然度过放热阶段。如果此时不做降火动作,炉温和豆温会迅速飙升失控,不正常地加快烘豆进程,致使苦涩成分降解太少,芳香物来不及聚合,而且还会造成豆色不均,毁了一炉咖啡。烘焙师听到一爆声响,即使天塌下来,也得坚守岗位,陪咖啡豆共度最难熬的“香变”期。
 
有趣的是,一爆前豆表丑陋的皱折与黑纹路,在一爆结束后至二爆前,似乎被“拉皮”整形成功,豆相变得平滑整齐。一爆期的化学反应不但大幅提升咖啡的香味,也让咖啡更为膨胀,表面更为平整。此时的酸性成分最为复杂;甲酸、醋酸、乳酸、脂肪酸和奎宁酸的浓度增加,在浅焙、浅中焙或中度烘焙时达到最高值后,由盛转衰(但奎宁酸例外,持续增加)。换句话说,这些酸性物先增后减。但绿原酸、柠檬酸、苹果酸却从烘焙开始,不断降解,与甲酸、醋酸和脂肪酸等先增后减的情形不同。可以这么说,一爆开始至中度烘焙前,香酸物增幅大于减幅,是咖啡酸香味最浓的时候,喜好香酸的人会在一爆中段至二爆前赶紧出炉,但不爱酸咖啡的人则继续烘下去,静候二爆来临。

上一篇:咖啡烘焙——催火阶段
下一篇:咖啡烘焙——二爆微调阶段

在线客服
加盟热线

微信公众账号